
本報記者 程榕娟
通 訊 員 馬雨揚
本報訊 “歡迎同學前來打卡!這是我們的‘集郵卡’,集齊15個印章便能順利通關兌換獎品,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呀!”3月30日,安慶師范大學校園廣場上聚集著近3000名前來“打卡”的學生。當天,該校2024年“學雷鋒志愿活動月”公益市集在此開市,活動設有義捐、義賣、宣講、體驗、服務和活動等六大板塊,總計22個公益攤位。
熙熙攘攘的集市中,該校資源與環境學院紅太陽志愿服務隊的攤位前擠滿了前來體驗風車和風箏制作的學生們。學生們揮動畫筆,一幅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躍然紙上。“我們提前準備了透明板、塑料板、顏料等材料,希望同學們在手工DIY中感受春日美好”。據地理科學專業2022(1)班學生萬晨介紹,今天制作的所有風箏都將免費捐贈給安慶市十里中心小學等支教學校,希望能夠把春天的快樂帶給那里的小學生們。
“客官請留步”“春日限定,販賣美好”“雕刻不易,望君喜歡”……該校人文學院紙雕俱樂部攤位前的“廣告詞”吸引師生在此駐足。這家“生意火爆”的紙雕義賣鋪憑借形式豐富的作品和趣味的制作方法受到師生追捧。俱樂部負責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2022(1)班學生石琇如介紹道,紙雕作品大多數以安慶市經典建筑為創作靈感,短短一上午,作品幾近售空。“一共賣了170多元,這些錢將由學校統一捐贈給山區小學”。
除了義捐、義賣直接參與公益活動,集市上還有不少志愿服務隊的攤位為學生提供多樣的文化體驗。
來自人文學院“敬敷青年黨史宣講團”的漢語言專業2021(7)班學生曹憶凡聲情并茂地向過往學生介紹黨史故事。他表示,回顧革命歷史、賡續紅色血脈是青年學子的理想信念所在,青年學生們當不忘來時路,在學習黨史中沉淀并提升自己。“宣講團成員常常會在學習研讀黨史資料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黨史的理解、闡釋。”曹憶凡坦言,宣講團將會用“青”言“青”語把黨史故事講得更加入耳、入腦、入心。
抖袖、勾腳、云手……表演專業(黃梅戲表演方向)2022級學生金文亮身著黃梅戲經典劇目服裝熱情地向來往學生介紹戲曲藝術相關知識并示范動作。他為前來體驗戲曲服飾的學生親手穿戴好坎肩、外服、腰帶等后,便“掐”著蘭花指“上陣”當導師,指導其沉浸式感悟戲曲魅力。“身為黃梅戲表演專業學生,我們應當致力于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金文亮表示,黃梅劇藝術學院志愿服務隊常常前往街道、社區進行黃梅戲義演,豐富市民生活。
前來體驗黃梅戲的學生絡繹不絕。會計學專業2022(1)班學生孫林在體驗后深有感觸,他說:“這是我首次沉浸式體驗穿戲服,由衷感受到了戲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后續我將會深入了解黃梅戲相關知識。”
陽光捐衣傳溫暖、化學實驗展學識、塵肺科普重健康……各院級團組織和校級學生組織結合專業特色,在公益集市上或科普知識,或推銷產品,展現了青年學子熱血奉獻、挺膺擔當的責任意識。
據了解,此次公益市集活動是該校首次以市集形式開展的公益活動,不僅是2024年“學雷鋒志愿活動月”的收官之作,也是該校持續深化思政育人工作的一項創新之舉。“接下來將舉辦畢業季捐衣、善行100、暖冬之行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希望更多學生能參與公益事業,讓公益事業蓬勃發展。”活動負責人、應用心理學專業2021(1)班學生趙理想說。
來源:【安徽青年報】http://epaper.ahyouth.com/paperdetails.php?CurrPeid=2336&CurrSid=22602&newsid=6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