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三下午,安慶師范大學附屬龍城幼兒園的孩子們都會翹首以盼一個和大學生們的“綠色約定”:在放學后的課后延時服務時間里,來自安慶師范大學綠苑自然科普宣講團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會用樹葉帶來有趣的自然科學科普課。
宣講團成員、生物科學專業的胡穎虹同學根據低年齡段兒童的特點,特地設計出兒童閱讀繪本《樹葉的秘密》,主人公以一名森林偵探的身份帶領兒童走進植物科學,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大學生志愿者們結合著這本書,為孩子們介紹各種各樣的植物,以及相關自然現象。
確定選題、撰寫大綱、塑造角色、構圖排版、設計樣書,為了增強課程趣味性,調動兒童們的學習積極性,胡穎虹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制作出這本科普繪本。只要一有空,胡穎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她坦言,為了達到滿意的效果,幾乎每一個畫面都會改四到五次,一直到繪本完成,整體結構的調整不下十次。
創作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對于非美術類專業的胡穎虹來說,最大的難題就是繪制圖畫。為了制作出更加精美的畫面,胡穎虹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自學了相關繪畫軟件使用。該用什么樣的顏色搭配,使用哪一種筆刷,元素的布局是否協調,葉子的傾斜幅度……胡穎虹以近乎苛刻的條件對待畫面的每一個細節,“為了讓小朋友們看得清晰舒服,易于了解,對于單個葉片部分的介紹,我都會反復調整,選定一個最合適的排版,讓內容兼具邏輯和美感。”
“我們致力于創作出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的新事物,讓作品‘會說話’,更好地傳達其所蘊含的科學精神和知識理念。”胡穎虹表示,團隊后期會繼續更新創作科普繪本,并結合研學手冊、自制動畫的形式,以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為主題,增添更加豐富的科普內容,積極推廣,為更多孩子打開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新大門”。
以小小樹葉為青少年的自然科學探索之旅“啟航”,正是安慶師范大學綠苑自然科普宣講團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的事情。除了制作手工繪本,團隊還打造出葉脈畫創作品牌,創造性地將紅色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氣候、植物、動物等自然知識相融合,提出科普講解、科普手工活動和戶外科普研學三位一體的科普資源創作路徑。
近至安慶市市區及周邊中小學,遠達湖北荊州,團隊成員們通過科普宣講與動手體驗的巧妙結合,先后為1500余名青少年學生打通自然科普“最后一公里”,播撒科學精神的種子。
來源:【安徽日報】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311/03/node_10.html#c100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