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在安慶師范大學,有一支喜歡“穿江蹚河”的科研團隊——水生態監測與修復團隊。自2018年團隊成立以來,創始人安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曉可帶著學生們在全國20多個省份留下了科研足跡。沼澤、河流、湖泊,處處是他們的實驗室。
水生態監測與修復團隊如今已有7名研究生和30名本科生。這群年輕的學生像“候鳥”一樣,用親身實踐感知著考察地生態環境的變化,辨別生物物種、采取植物樣本、記錄準確數據……5年來,成員們足跡遍布全國20余省份,參與的科研項目約30項。
今年8月31日,張曉可帶領團隊在江蘇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進行水生植被考察時,發現了大面積的極危物種粗梗水蕨。
“我們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很多地方采樣過,還是首次見到這么大的群落。”團隊成員、生態學專業2023級研究生程櫻解釋,只有在水質良好的區域,粗梗水蕨才會大面積生長。“這次發現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繼續開展水生態修復工作的決心。”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任海怡 通訊員 滕軍 方艷君
來源:【江淮晨報】https://newspaper.hf365.com/jhcb/pc/content/202310/30/content_43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