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繪紅色文化故事、講述黨員英雄事跡……安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習二十大·童心踏新程”教育關愛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安慶市宜秀區新新社區開展“童心向黨”系列課程,播撒紅色種子,傳承紅色精神。

實踐團隊長、翻譯專業2021(2)班的李文博表示,團隊準備了拼紅色記憶、紅色朗誦等課程,以孩子們學過的愛國主題課文為切入點,引導孩子們積極學習黨的創新理論。
宣講黨史知識豐富理論之實
從課文《金色的魚鉤》到長征精神,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到黨的規章制度,英語專業2021(6)班的劉祖璇帶領孩子們一同回顧百年黨史。“《金色的魚鉤》是孩子們學過的課程,以此為切入點更能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同時課文中的老班長也是長征精神的代表人物,是孩子們學習的模范。”劉祖璇說。

“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紅軍長征……按照時間、地點、結果等要素,一個個重要事件被細分為四部分,并寫在卡紙上。實踐團成員鼓勵拿到對應卡片的孩子上臺,一同拼出“紅色記憶”。
“孩子們聽課時十分認真,聽到動情之處還會連連點頭。”劉祖璇表示,對于低齡段的孩子們來說,黨史知識太過深奧,為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她和成員們一起創新宣講方式,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記憶。“課件制作和宣講的過程,其實也是自我學習黨史的過程。”劉祖璇說。
誦讀勵志文章補足精神之鈣
搜集資料、練習誦讀、準備課件……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課程體驗,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2022(11)班的王啟昕在上課前的五分鐘還在緊張地練習。她表示,為了之后的朗誦能夠更加完美,她還特地學習了有關朗誦方面的技巧知識。“孩子們在課堂上積極地發言,實在是很讓我驚喜。”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社區二十余名學生佩戴著紅領巾,在王啟昕的領讀下,共同完成了《少年中國說》的朗誦,激昂又熱血。“選取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如文中所言,成為嘯谷的乳虎、升淵的潛龍。”王啟昕說。
四年級的胡正運在朗誦時尤為激動。“我爸爸是警察,我長大后也要成為像他那樣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為國家做貢獻。”胡正運表示,他的父親經常教導他要成才先成人,先成為一名愛黨愛國的“好孩子”,才能成為一名成就斐然的“棒孩子”。
觀看理論影片 筑牢思想之基
從黨的二十大主題,再到黨的二十大召開目的,實踐團成員別出心裁,挑選了一部動畫視頻,讓黨的二十大相關知識在孩子們的心中“活”起來。
“教學課件經過我們團隊成員的多次打磨,數次修改,才達到最佳的效果。”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2022(3)班的樊一景表示,他是第一次參加此類實踐活動并上臺教授課程,“即使經過精心的準備工作,在剛開始時我也依舊感到很緊張,但漸漸地投入進去后,就開始放松了。”

“我以后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以革命先輩為榜樣。”五年級的於文朗在課堂上積極舉手,成為孩子中的“學習小標兵”。“哥哥姐姐們說得好棒,我學到了好多,開學后我要向同學們‘炫耀’我學到的知識。”
“實踐團內許多成員都是首次登上講臺,這次實踐,既是鍛煉自身能力的絕佳契機,也幫助了社區孩童了解紅色文化的良好機會。”李文博表示,在之后的課程教學中,實踐團會繼續發力,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其中,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文/方晶 方艷君;圖/徐冉冉)
來源:【中安教育網】http://edu.anhuinews.com/ahxy/ptgx/202307/t20230713_696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