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日報,4月12日)近日,由安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曉可博士負責的“長江刀鱭保護區棲息地生態修復”項目,在長江安慶段開建,約3000棵竹柳被種植在沿江45畝的灘涂上。
據悉,長江安慶段為長江刀鱭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近年來河道整治、碼頭建設等工程對瀕危魚類棲息地產生了嚴重破壞。為能快速有效恢復棲息地的植被,張曉可通過考察和比較,最終選用對環境適應性較廣、耐淹沒能力較強、且根系發達的竹柳。柳樹根系在淹沒情況下,為獲得空氣中的氧氣,會產生大量的氣生根,這些氣生根為大量產黏性卵魚類提供了良好的附著基質,同時還可以有效吸收水中營養物質?;謴烷L江沿岸帶自然的生態環境,能為更多魚類的棲息繁衍提供場所,魚類多樣性的提高也會促使鳥類的定居和棲息。(汪艷)
安徽日報 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20180412/article_36549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