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實踐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近日,安慶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微光守護,快樂同行”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安慶市宿松縣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
本次實踐團隊成員結合專業知識,圍繞心理健康教育、紅色鑄魂教育、科學普及教育、鄉村關愛教育、藝術素質教育等開設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提升受助兒童的綜合素質,促進鄉村兒童的全面發展,真正讓教育關懷走進了鄉村、走進孩子們的心田。

關注心理健康,促進心靈成長
夏令營開始,心理老師丁琦設計了“破冰行動”、心理團輔課程、心理劇等活動。在鍛煉孩子們的自我表達能力和情感認知能力的同時,正確引導同伴關系的積極效應,幫助他們建立同伴信任。團隊8位成員對參加夏令營的28位孩子們進行“一對一”心理輔導。通過了解孩子們的家庭環境、經濟狀況以及生活、學習上的困難,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與干預,使孩子們學會疏導自己的情緒。在課堂互動中,孩子們把成員當成知心哥哥和姐姐,傾訴自己的煩惱,很多害羞靦腆的孩子也逐漸變得熱情起來,主動和實踐團成員們聊天。
經過了4天的相處,團隊成員與學生之間已經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夏令營結束,8位成員分別給自己的學生寫了一封手寫信。結營儀式當天,為了鼓勵孩子們敢于直面困難、敢于展示自己的優秀表現,團隊成員根據每位孩子的特長,為他們頒發了獨一無二的獎狀,希望他們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能夠保持自信、樂觀積極地學習與生活。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精神
7月6日,“微光守護,快樂同行”教育關愛實踐團前往宿松縣烈士陵園,對為保衛國家而獻出青春熱血的烈士們表示深切哀悼。7月10日,實踐團走進紅色山鄉——北浴鄉羅漢山村開展紅色教育活動,了解朱育祺、朱賽英、吳應典等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
為期三天半的夏令營,“小老師”祝金妍宣講紅色勵志故事,通過講述李大釗和于敏兩位先烈的故事,在少年兒童心中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傳承紅色精神,引導孩子們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體驗科技魅力,探索科學奧秘
7月8日上午,“微光守護,快樂同行”暑期社會實踐團帶領學生們參觀了宿松縣科技館,感受科技創新的魅力。學生們在講解員的引導下,有序參觀體驗了數字游戲、聲學、力和運動學、電磁學、光學等展區50余件展品。
科學教育課有一定的趣味性,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課上授課老師譚兵寒以故事《小兔子的信》進行活動導入,引出碘遇到維生素c會發生化學反應這一科學知識,引導孩子們多吃水果蔬菜,增強身體抵抗力。
7月9日中午,宿松縣疾控中心為夏令營的孩子們安排了健康口腔知識講座和口腔檢查活動。“我們的牙齒就像一棵棵小樹苗,我們要認真刷牙、做好防護,好好呵護它們。”宿松縣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方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教導孩子們。

參與助學幫扶,關愛留守兒童
為保障孩子們的暑期安全,為孩子們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實踐團給孩子們帶來了一節安全教育課。團隊成員王毅強告訴孩子們,在沒有大人陪伴的情況下,不可以靠近溪流湖泊,不能私自下水游泳。游泳前需要做好熱身運動,避免下水后抽筋、扭傷。發生意外時應保持冷靜,學會正確的自救方法。
團隊成員還為孩子們送去了繪畫本、小玩具、筆記本等學習與生活用品,給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帶去溫暖。“謝謝哥哥姐姐們,我們收到了好多禮物。”一位小朋友躲在老師身后,靦腆地跟志愿者說。
在這群受助學生中,還有部分特殊家庭。“你們能來,我們真的很高興,如果有機會的話,真希望你們能多留在這里教他們幾天。”一名侏儒癥媽媽邊說眼睛有些濕潤,讓隊員們也很感動。

‘藝’起快樂成長,共筑美好夢想
每天清晨,體育老師王毅強都會帶領孩子們在操場進行太極教學,經過三天的訓練,孩子們能夠有模有樣地打出基本的太極動作。
團隊成員李素芳通過講述一些勵志故事,激勵孩子們克服困難勇敢追求理想。她在歌中唱道:“一點一點,發著微光.....不怕渺小,看見生命的力量”。在她的耐心引導與鼓勵下,孩子們完整演繹出了歌曲《螢火蟲》的舞蹈。
在趣味書法課中,授課老師劉情情通過展示書法藝術,讓孩子們了解書法基礎知識,培養孩子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感受書法藝術之美。
“微光點點,聚而成炬。”在本次支教活動中,團隊成員始終秉持著為山區孩子打開一扇窗的初心開展教學活動,贏得了當地家長的贊揚和同學們的喜愛。學生們在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綜合實踐能力。讓他們感到:自己是一束微光,幫扶那些有需要的家庭,照亮了鄉村留守兒童的夢想。微光吸引微光,微光照亮微光,才能把世界點亮。
來源:【安徽日報客戶端】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61/894490.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