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攜手村民弘揚先進文化,凝聚共識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宿松縣涼亭鎮楓驛村,在村委會開展“探尋鄉土文化,傳承紅色精神,建設美好涼亭”主題宣講活動。

方言宣講 探尋鄉土文化
“九曲涼亭河,緩緩繞街市。遠隨流水香,時有落花至……”如詩如畫的涼亭鎮承載著當地村民濃濃的鄉情。
實踐團成員彭宏煒作為宿松縣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采用方言進行宣講,以接地氣的語言介紹涼亭鎮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如風景如畫的楓香驛、四面環山的叫雨尖、驚心動魄的峰火山抗戰、鏗鏘有力的斷絲弦鑼鼓等等,同時緊緊圍繞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就業等熱點問題和惠民政策,以涼亭鎮的當代發展和文化傳承為題進行了宣講。“我年紀大了,普通話聽不太懂,平時也不會用手機上網。用方言跟我講我們村的發展歷史,我聽起來特別親切,理解起來也很輕松。”村民賀倫說。

“在基層農村,人們通常用方言交流。實踐團針對這一特點,利用村民聽得懂的語言進行宣講,同時挖掘傳承村史文化資源,讓村史村情深入人心,從而激發村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推動村史村情和鄉村記憶傳承,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實踐團成員許重陽表示。
理論宣講 助力鄉村振興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為了拓寬村民視野,更新村民觀念,加深村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實踐團開展了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的宣講。
實踐團成員林薇結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時代背景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同時解讀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要義、方向道路、工作布局、基本任務和原則要求。最后圍繞當地特色,邀請村民參與互動,探討自己的家鄉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家鄉如何走鄉村振興道路。
“黨的二十大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新的部署,新時代的中國正在描繪更加美好的時代畫卷。為響應國家號召,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召開這一主題宣講不僅能讓村民深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還能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凝聚力量,使村民對自己家鄉的未來充滿信心。”實踐團成員陳新說。
青年寄語 共赴青春之約
牢記殷切囑托,踐行青年使命。為進一步做好社會實踐工作,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切切實實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開展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大學生專題學習。

“當代大學生是可愛、可信、可貴、可為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希望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黨員李倩慷慨激昂地說道。隨后,黨員李倩帶領群眾一起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學生的深切寄語,從勵志、奮斗、學習三個篇目,激勵大學生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于奮斗、擔當使命,潛心讀書、敏于求知。
“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殷切期望,激勵了我們要心系國家,心系農村,心系家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展現青年擔當,到祖國有需要的地方奉獻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家鄉發展。”實踐團成員解運生說。(文:潘詩瑜;圖:許重陽)
來源:【中安教育網】http://edu.anhuinews.com/ahxy/ptgx/202308/t20230807_700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