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紙盒、塑料瓶蓋、樹葉、毛線球……你會如何處理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廢棄物呢?7月21日,安慶師范大學泉水“叮咚”志愿服務團開展暑期志愿支教活動,14名志愿者赴安慶市岳西縣河圖輔導小學為學校二、三年級的學生開展了一堂創(chuàng)意手工課,結合環(huán)保主題用廢棄紙盒制作相框,用樹葉、塑料瓶蓋等進行裝飾,讓廢棄物“變廢為寶”。
“同學們,你們覺得平時扔掉的紙盒還有什么作用呢?沒錯,今天我們要用紙盒制作一個相框……”創(chuàng)意手工課上,23名同學被分為5組進行手工制作活動,地理科學專業(yè)2018(1)班的夏雪作為支教老師將彩紙、雙面膠、剪刀等工具分發(fā)給每一小組,并不時叮囑學生在使用刀具時所需注意的事項。
彩色卡紙、雙面膠、樹葉、廢紙盒……河圖輔導小學班級的桌子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工具,各小組同學按照固定尺寸裁剪紙盒,并根據(jù)自身創(chuàng)意對相框進行裝飾。服務團隊長蔡艦說:“創(chuàng)意手工課的老師將帶領學生利用廢紙盒、易拉罐或落葉,手工制作成優(yōu)美的工藝作品、相框,通過對資源的再次運用,變廢為寶,傳達環(huán)保理念。”

用綠色樹葉裝飾相框兩側,藍色毛線捆在相框頂部作為天空,撿來的石子用膠水粘合在相框底部……一幅房屋形狀的相框制作完成。二年級的王嘉萌是第一次制作相框,她說:“沒想到中午和支教老師一起在校園里檢的落葉和家里不用的紙盒可以制作出這么漂亮的相框,覺得非常有趣,回家我想多做幾個,把照片都放進去。”
除了用樹葉、毛線制作的平面相框,班級里也有不少同學利用彩色卡紙和紙盒想出了許多富有創(chuàng)意的立體相框。三年級的徐浩然和小組成員由于紙箱上有折痕,便嘗試制作立體相框,他們用彩紙繪畫出籃球、熊貓等圖案,并利用紙箱制作籃球框,最后用膠水將所有元素粘合在一起。在說起這幅相框作品的創(chuàng)作來源時,徐浩然說:“籃球、熊貓和龍,這正好是我們小組3個人最喜歡的,所以想一起放在我們的相框上,這也我第一次手工制作相框,能和朋友們一起完成屬于我們自己的手工作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小朋友們,你們在使用剪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相框背景可以使用簡單的藍色。”“卡紙顏色不夠用的,可以相互借用。”……當學生們在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時,支教老師們不時提出建議。

作為課堂上的“小老師”,志愿者夏雪是第一次參加支教活動,為了更好地教學生們進行手工制作,她特地在網(wǎng)上搜集了一些圖片,她說:“跟孩子們一起進行手工制作的過程富有樂趣,并且這些樹葉都是從地上拾取的,而不是直接在樹上采摘,很環(huán)保。”
課堂漸入尾聲,5個小組的作品相繼完成,每個小組依次上講臺展示小組作品及設計理念,服務團隊長蔡艦說:“這些孩子都很心靈手巧,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幅富有創(chuàng)意的相框,我們也想通過這種課程鍛煉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他們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河圖輔導小學校長余勝東對前來的支教大學生們表示了肯定,他說:“很感謝你們?yōu)楹⒆觽兲峁┝诵碌闹R,也增長了他們的見識。通過學生們的課堂教學質量,能看得出你們提前做了很多的準備。”(文/學生通訊員 汪習習 圖/學生通訊員 趙文軒)
原文閱讀網(wǎng)址:
鳳凰網(wǎng):http://ah.ifeng.com/a/20190725/7630354_0.s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